【防诈案例警示录】警惕“京东白条”骗局,我区已有31人被骗
2023-08-18 15:09:09          来源:株洲高新区(天元区)融媒体中心 | 编辑:马杰 |          浏览量:16744

为了不断提高全民识诈防诈反诈的能力,平安天元与株洲天元反诈联合推出“防诈案例警示录”主题板块,从真实的诈骗警情中,摘录真实的被骗经过,以身边事来警示身边人。

“您好,我是京东白条客服”

“不注销账户将会影响您的个人征信”

“不解绑会导致您的个人信息泄露”

注意

     这些都是假的!!!

上半年

我区发生以”京东白条”为切入点的

诈骗案件共计31

损失金额高达242万余元

不少群众深受其害

今天防诈案例警示录讲的是“京东白条”客服类型的诈骗案件——提高警惕,我区已有31人被骗!


真实案例一

2023年5月,家住嵩山路街道佳美社区的龙某在家休息时接到一男子打来的陌生电话, 对方自称是京东金融客服,因龙某此前已开通了京东白条和金条,现因白条和金条的利率超过了国家允许标准,要其马上将两者关闭,不然就会影响其征信,还需要负相关法律责任。龙某一听慌了,对方先让龙某下载了一个名叫ZO**的正规APP链接,然后给了龙某一个客服链接,告诉她如何点击链接进行操作, “客服”告诉龙某首先要进行资金账户认证,需要龙某按照其提供的账户先把一笔钱转进去才能进行验证,验证完成后资金会自动返还到龙某账户,龙某相信了,她按照对方的要求先后2次向不同的银行账户(第一笔40500元,第二笔42500元)进行操作转账,转账完成后,对方要求龙某再次去各大借款平台进行操作,然后再次转账, 龙某这时才发现不对劲,随后拨打电话报警。共计损失83000元。


真实案例二


2023年1月,家住泰山路街道天台社区的罗某报警称,自己在天元区某酒店休息时接到了一个0736开头的陌生固定号码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是京东平台的工作人员,说罗某因之前开通的京东白条个人信息过期,现在需要其配合取消,如果不及时取消后续可能会每个月扣除罗某账户里的钱,并且对方非常准确地说出了罗某的个人相关信息。罗某见信息都能核对上,便相信了对方,之后开始按照对方的指示进行操作,他先是在应用市场里下载了一个叫某视讯的APP和某屏宝的APP,用来和对方进行手机屏幕共享,之后便与对方提供的“京东客服”进行联系,“客服”通过邮箱给罗某发了一个某银保监会网站,并要求罗某联系网站客服获取安全账户,只要罗某按照网站客服的指示去网贷平台借款然后将钱全部转到安全账户上就可以取消京东白条了,于是罗某用自己的银行卡向对方提供的6张不同银行账户分别进行了转账,共计119905元,后因对方一直要求受害人继续转钱,受害人才意识到自己被骗,随即拨打110报警。 共计损失119905元。



此类诈骗套路


1

伪装身份

诈骗分子多以冒充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贷款平台客服等身份实施诈骗,有时还会向受害人出示伪造的证件、营业执照,或通过事先获取的受害人身份、银行卡等具体信息击破受害人心理防线、让其放下戒备心理。如:发送带有中国银行字样的伪造公文图或授权证书;冒充大平台客服并准确说出受害人信息骗取信任等。


2

编造理由

利用受害人担心征信被记录污点等心理,编造各种理由使受害人陷入恐慌。如:对个人贷款、子女入学、工作晋升等信用行为存在影响或被处罚。


3

诱导转账

当受害人产生慌乱情绪后,诈骗分子会提出有办法处理,并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或者让受害人在正规网贷金融App上贷款后转账至嫌疑人提供的银行账户。常见套路:要求私下加QQ指引操作,指引你从各大网贷平台借款转账到指定银行账号,从而完成诈骗。升级套路:要求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并操作“屏幕共享”、窃取个人支付信息等。

!

套路这么深,我们怎么防?

警方提醒

如接到自称京东客服或是其他金融平台客服的电话,不要轻信,可直接登录官方网站进行核实。

如对方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账号、下载会议软件进行“线上办理”,或是要求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一定要果断拒绝。

妥善保管个人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和手机验证码,切不可随意透露。

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

END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审|马杰

二审|冯艳

三审|田亮




责编:马杰

初审:冯艳   二审:冯艳   终审:罗敏

来源:株洲高新区(天元区)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